老干部风采

《金秋》摘选——好邻居
发布时间:2017-06-08        文章来源:        浏览:

好邻居

忆往事

我喜欢照相并保存了许多照片。有与家人的、与同事的、与学生的,有在家、在学校、在外地的。退休了闲来无事经常翻看旧照片回忆往事,消磨时间。近日得到两本《金秋》,看到里面那些熟悉的人,身边的事也勾起我的写作欲望。但是写什么呢?一时无从下手。于是想再翻翻那些老照片启发一下灵感,终于我看到了几张80年代的照片,想起在文工楼居住时的生活点滴。

文工楼是民大家属院中的一座两层小楼,也是唯一的筒子楼。楼内每层有公用的水房、厕所,另有每四户一间的厨房,其余是每间约13平米的住房。我是1982年搬进去居住的,那时楼内还没有暖气也没通煤气管道,家家只能烧煤炉取暖做饭。当时设施之简陋,居住条件之差可想而知。尽管如此,文工楼自建成至今的六十多年中不知有多少户人家在这里居住过。在当时能分到这样一间住房也实属不易,因此大家都倍感珍惜。

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我们这一批住户当时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虽然来自不同的系、处,来自不同的民族,但大家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就像一个大家庭,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彼此照应,团结互助。楼内,为了公共区域的卫生我们轮流值日,不论轮到哪家值日都会认真打扫,让楼道、水房等处能保持整洁干净,使得相对狭小的空间能舒服一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家互相关照的事情就更多了,谁家孩子生病了有人帮忙送医送药;孩子放学后家中无人也没关系有不坐班的人会帮忙看管,孩子们也能凑在一起玩;经常还会发生正做着饭才发现没有了油、盐或酱油、醋,没关系不用着急,谁家有都会给你拿来用;水房和厨房是大家交流的好地方,尤其是做饭时能有美食交流,看到谁家的菜做得好互相学习提高厨艺,让那时单调匮乏的饮食变得有滋有味。记得腌制朝鲜辣白菜、四川泡菜、制作西红柿酱等都是那时跟大家学会的。

用歌声唱响生活

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快乐。那时候学校每年都有“五月鲜花”歌咏比赛,各系、处都组织参加。在裴琳老师、邱映霞老师的积极倡导与组织下提出以文工楼的名义参加比赛,征求意见结果一致同意。每家出一个家庭主妇很快组成了一个有十几个人参加的女声小合唱队。尽管我们每人在学校都有工作、有教学任务,在家又要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看孩子而少有闲暇,但仍抽出时间一起排练。那段时间楼道内经常会传出阵阵歌声和笑声,生活充满阳光。记得当时除了演唱前苏联的歌曲之外主要是唱一首由文工楼集体改编的歌“好邻居”来反映我们的生活代表我们的特色。由于我们以这样一个特殊的组合形式亮相于学校的歌咏比赛,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得到了好评受到了奖励。校工会决定让我们代表学校参加本年度(1985年)的北京市职工“五月鲜花”歌会。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为了充实力量又补充了几位唱歌实际较强的“外援”共凑成16人准备参加北京市的演出。因为是代表学校所以演出服选用少数民族服装,但借来的衣服并不合身。于是我们互相帮助修改,并增加了一些自制的服饰,如我和潘晓南的银项圈就是用锡纸做成的,远远看去还真像。一切准备就绪,演出出发之前我们在大礼堂照了这张合影。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出前也照了一些照片,我珍藏至今。

在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和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唱歌不仅仅是为了比赛、为了演出、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丰富生活、活跃生活,在狭窄的楼道中,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活出精彩人生。

随着家属院一、二、三高的建成我们那批住户逐渐搬离文工楼,改善了居住条件。时间过得真快,至今已经三十年过去了,但是凡经历过的必留下痕迹,那一段生活和那时的邻居让我永远难忘,也激励我乐观地面对一切。

《好邻居》歌词:王光池原词 文工楼集体改词、作曲

开门点头笑哎,哈哈哈哈哈见面问声好,啦啦啦啦我们和睦相处彼此多关照。啊啊啦啦啦啊啊啦啦啦彼此多关照。你家缺少柴和米我家有,我家孩子病了,你家来送药。家家不分你和我,好邻居,邻居好。

家隔一堵墙哎,哈哈哈哈哈心搭一座桥,啦啦啦啦我们和睦相处彼此多关照。啊啊啦啦啦啊啊啦啦啦彼此多关照。你家有愁我分忧,我家有喜你欢笑,团结互助亲如一家,好邻居,邻居好!

作者:李威